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文章来源:用益观察
2025年以来,信托行业罚单呈现 “高频次、多维度、重追责” 特征。这一现象既源于行业历史风险的加速暴露,也反映出信托业在房地产转型、资管新规深化等多重压力下的合规重塑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0日,2025年信托行业有5家信托公司被罚,分别是华澳信托、雪松信托、国元信托、陆家嘴信托等。与此同时,有10多名信托员工被罚。
一、华澳信托
3月21日,华澳国际信托因存在资产分类不准确、未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非洁净转让表内不良资产,违规刚性兑付,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用印管理不规范、违规销毁用印记录及资料的主要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400万元。
同时,华澳信托董事长吴瑞忠因对华澳信托上述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而被警告,并罚款50万元;时任华澳信托总审计师解媛媛因对华澳信托资产分类不准确、未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非洁净转让表内不良资产的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而被警告,并罚款20万元;时任华澳信托固有业务部总经理高学苹同样对华澳信托资产分类不准确、未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非洁净转让表内不良资产的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而被警告,并罚款15万元。
从罚单披露的违法违规事实来看,华澳信托的问题呈现多维度、深层次特征。在资产质量管控方面,存在资产分类不准确、未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及非洁净转让表内不良资产等问题。资产分类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信托公司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的判断,未足额计提减值准备更是削弱了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非洁净转让不良资产,则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转移风险,这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交易秩序。
违规刚性兑付这一行为,则违背了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的政策导向。刚性兑付长期以来扭曲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定价机制,使得投资者无法正确认识投资产品的风险,华澳信托此举阻碍了信托行业回归本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而提供虚假报表及文件、用印管理混乱且违规销毁用印记录及资料,更是反映出公司内部治理的失序,从核心业务到基础管理,均暴露出漏洞。
二:雪松信托
5月23日,雪松信托因重要信息系统数据不真实问题,被罚20万元。
同时,对梁伟、李楠等责任人员警告并罚款共计42万元,处罚原因也是重要信息系统数据不真实。
从违规本质看,信息系统数据失真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折射出公司在数据治理、内部控制等层面的深层漏洞。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数据既是业务运营的基础,也是监管监测的核心依据,数据真实性的缺失可能导致风险评估失真、监管套利等问题,甚至动摇投资者信任基础。此次处罚中,责任人员被 “连带追责”,延续了监管 “双罚制” 的严格导向,明确传递出 “数据合规人人有责” 的信号 —— 从业务经办到管理层级,均需对数据质量承担直接责任。
三:国元信托
6月16日,国元信托因存在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的主要违法违规行为,被罚85万元。
同时,时任国元信托总裁于强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受到警告并处罚款6万元。时任国元信托信托业务四部员工高海婵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受到警告并处罚款6万元。时任国元信托信托业务三部员工王金来因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受到警告并处罚款6万元。
从此次披露的违规行为来看,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暴露出公司内部管控的疏松。在信托这一高风险、强专业的金融领域,员工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客户资产安全与公司信誉。员工行为管理的缺失,意味着在日常业务操作规范、职业道德培训以及违规行为监督上,公司存在着不小的漏洞。举例来说,若员工在项目尽职调查中未能恪守专业准则,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对项目潜在风险视而不见或隐瞒不报,那么一旦项目出现问题,不仅投资者将遭受损失,公司也会陷入声誉危机。而高海婵因员工行为管理问题受罚,更是凸显了基层业务操作层面管控的薄弱,这警示着信托公司,必须全方位审视员工管理体系,强化从入职培训到日常监督、违规问责的全流程机制建设。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这一问题,则直接关乎投资者权益保护与市场秩序维护。信托产品风险特征各异,从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到高风险的权益投资类,跨度极大。依据监管要求与行业准则,信托公司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了解投资者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风险偏好及承受能力等关键信息,并据此为投资者精准匹配风险收益特征适配的信托产品。国元信托在此环节的失职,有可能导致投资者购买了超出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一旦市场波动,投资者资产受损,必然会引发信任危机,破坏市场公平有序的交易环境。王金来因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问题被处罚,也反映出在具体业务执行过程中,相关操作流程未能严格落实,公司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重视程度亟待提升。
四:陆家嘴信托
6月20日,陆家嘴信托因存在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信托项目管理严重不审慎、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违反监管规定、固有资产五级分类不准确、产品风险信息披露不及时等主要违法违规行为,被罚420元。
同时,时任陆家嘴信托副总经理许丹健被警告并罚款人民币10万元,时任总经理助理兼风险管理中心总经理孙阳、时任结构金融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钟小云、时任理财经理俞晓蕾被警告。
从行业层面看,此次处罚延续了监管层 “穿透式监管” 与 “双罚制” 的逻辑:不仅追究机构违规责任,更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决策与执行人员,通过 “问责到人” 倒逼公司治理优化。
在监管趋严与行业转型的双重压力下,信托公司若不能将合规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打造,将为粗放发展付出代价。对于行业而言,此次处罚既是对关联交易、房地产信托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强化,也是对所有机构的警示 —— 唯有筑牢合规根基,才能在资管行业的深度变革中行稳致远。
在严监管下,信托公司将加速向财富管理、资产证券化、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转型。例如,家族信托、养老金信托等以 “受托人责任” 为核心的业务,正成为合规机构的新增长点,而这也需要以坚实的合规管理为基础。
信托行业的 “罚单潮” 并非偶然,而是行业从粗放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信托机构而言,唯有将合规视为核心竞争力,彻底摒弃 “监管套利” 思维,才能在资管行业的深刻变革中找到生存之道。对投资者而言,需关注机构的合规记录与风控能力,选择真正以 “受益人利益” 为核心的信托产品。而监管层通过 “严处罚、强震慑”,正推动整个行业向 “合规、稳健、本源” 的方向加速迈进。
用益产品与服务:点击进入用益业务热线:4006-930-888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观察》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电话:0791-86217869敬请关注用益其它微信公众号
用益投资(ID:usefinance):提供信托/资管理财产品
用益研究(ID:trustforward):掌握信托/资管发展前沿
用益财视(ID:useviews),提供有深度的金融市场点评及财经要闻
合作交流
投稿:yanglee46@hotmail.co
]article_adlist-->责任编辑:朱赫楠
诚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